【導讀】10月24日,英特爾交出了一份遠超市場預期的2025年第三季度“成績單”。財報顯示,其營收、毛利率與每股收益(EPS)等多項核心指標均超越公司此前指引上限,這一強勁表現直接點燃了資本市場熱情,推動其盤后股價大幅上漲超過8%。尤為關鍵的是,這已是英特爾連續第四個季度實現“執行力提升”,標志著在CEO帕特·基辛格領導下,其內部運營改革與成本控制措施已步入正軌,并轉化為切實的財務改善。

資本結構獲戰略性強化,現金流顯著改善
在財務健康方面,英特爾在本季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公司通過獲得來自美國政府的《芯片法案》專項補貼與貸款、引入戰略投資者NVIDIA和軟銀集團的重大資金注入,以及部分出售其旗下Altera(可編程芯片部門)和Mobileye(自動駕駛部門)的股權,多重舉措并舉,為其資產負債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這些戰略性交易不僅帶來了充沛的現金流,更有助于英特爾將資源更聚焦于核心的芯片設計與代工業務,優化了整體資本結構。
AI戰略:從產品到生態的全面進擊
人工智能已成為英特爾本季財報中最閃亮的增長敘事。公司明確指出,AI正在各行各業催生巨大的算力需求,這為英特爾帶來了一個全棧式的增長機遇:
核心產品:傳統的至強(Xeon)x86處理器在AI推理場景中仍是主力。
加速計算:專為AI訓練與高性能計算設計的Gaudi系列加速器正持續搶奪市場份額。
代工服務:AI芯片的旺盛需求直接帶動了其晶圓代工業務(IFS)的客戶興趣。
而最具象征意義的進展,當屬英特爾與昔日對手NVIDIA的深度合作。雙方宣布將共同開發面向AI時代的新一代x86處理器架構,這一“強強聯合”旨在突破現有瓶頸,被業界解讀為x86架構在AI時代對抗ARM等架構的關鍵反擊,旨在重新定義數據中心算力格局。
代工業務穩步推進,技術路線圖獲客戶認可
在備受關注的晶圓代工業務上,英特爾也傳遞出積極信號:
先進制程:其翻身之作“18A”制程按計劃推進,客戶端產品“Panther Lake”已流片成功,預計將于年底前發布。
產能落地:亞利桑那州Fab 52晶圓廠的全面運營,為承接大規模外部訂單奠定了產能基礎。
未來技術:更先進的“14A”制程已向早期客戶展示,并獲得了“令人鼓舞”的反饋,預示著其技術競爭力得到了市場層面的初步驗證。公司強調,AI浪潮是晶圓代工業務的長期結構性驅動力,他們已做好準備捕捉這一機遇。
在財報中,英特爾管理層表示:“我們正采取正確舉措推動公司轉型,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任重道遠,但前行方向清晰明確。”這番表態不僅總結了公司在財務、AI和代工三大戰線上的進展,更折射出英特爾在經歷了多年的挑戰后,已經找到一個清晰、可信的戰略復興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