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FweekLED研討會:解讀技術前沿 把脈市場發展方向
LED照明燈具市場發展越來越熱,從眼下的市場來看,不久以后LED照明燈具產業就將迎來行業的高速發展時期。隨著LED產業日益成熟,國際、國內客戶 LED產品需求量的增加,消費者對于LED產品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強調發光效率,而且均勻性、一致性、顯色性等指標也備受關注。
2011-09-18
-
2012第七屆中國(青島)國際LED展覽會
由中國電子學會元件分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聯合會、揚州市工商聯(總商會)路燈產業商會、廣東省電子商會、山東省照明電器行業協會理事單位、青島市照明電器行業協會理事單位主辦的2011第六屆青島國際LED展覽會已于2011年7月28日-30日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成功閉幕。
2011-09-18
-
OSLON SFH 4715S:歐司朗推出最小巧1W級紅外LED適用在攝像機
歐司朗光電半導體的紅外 OSLON SFH 4715S 是迄今為止光學功率大于 1W 的紅外 LED 中最為小巧的一款產品。該裝置外形尺寸僅為 3.75 x 3.75 mm2,因而極易打造出非常緊湊的照明裝置,適用在 CMOS 和 CCD 攝像機中。歐司朗的奈米堆疊 (nanostack) 芯片技術及溫度穩定的 OSLON 黑色系列封裝,為這款突破性高性能裝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1-09-16
-
第三講:低功率LED通用照明驅動方案
本文將在分析低功率LED通用照明驅動方案的要求、特點及選擇驅動的考慮因素的基礎上,介紹幾種典型的低功率LED通用照明驅動方案,并進一步介紹對低功率LED照明功率因數的改善方案及應對更高功率因數及TRIAC調光挑戰的方案。
2011-09-16
-
LED驅動器的可靠性和電磁兼容性測試方案
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星球的夜晚變得越來越明亮,越來越絢爛,在這些變化的背后,是不斷發展的照明技術。在照明技術的開發及制造中使用的電子系統和元器件改變了照明設備及系統的未來。設計者們給發光二極管—LED和陣列作光源設計的供電電源,稱之為LED電子驅動器。
2011-09-15
-
晶電、億光均看好2012年LED照明市場
在臺灣國際半導體展前的記者會上,晶電、億光各自預告了對LED照明市場前景的看法,并一致看好LED照明市場。
2011-09-15
-
探究可靠性最高的LED路燈電源設計
本文利用一臺LED路燈,點亮40顆1W的LED,就拿這個做比例,例出幾種方案,以比較優勢。可以供各位工程師學習與參考,并汲取其精華的核心技術。
2011-09-14
-
有源紋波補償BUCK型LED驅動電路設計
本文提出一種有源紋波補償BUCK型LED驅動電路。該電路無需使用大容量電解電容,所需的小容量電容可采用能量密度較小的新型長壽命電容,利用有源補償技術抑制輸出紋波電流。由于取消電解電容的使用,可使電路壽命增長,穩定性提高,便于集成和小型化。
2011-09-13
-
2011中國LED展?上海提前熱身
全球矚目的新一代環保光源LED以其高亮度、低熱量、長壽命等優點,被稱為21世紀最具發展綠色照明光源。目前,我國已將半導體LED照明列入了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已經初步形成外延片生產、芯片制備、封裝集成、LED應用的產業鏈。
2011-09-11
-
國家規劃將出臺 LED等新興節能產業獲扶持
據悉,由國家發改委環資司牽頭制定的《“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經過了三輪征求意見,即將上報國務院,預計最快9月出臺。針對節能環保企業稅收減免、特許經營權、提高產業集中度等內容或成該規劃亮點。
2011-09-09
-
從散熱技術探討LED路燈光衰問題
LED路燈嚴重光衰的問題,需要從LED散熱技術的根本來解決。
2011-09-09
-
臺日抱團抗韓,致力發展AMOLED
Sony、Toshiba與Hitachi合資成立中小尺寸面板公司,可望于2012年將此新合資公司推上全球中小尺寸面板龍頭寶座。拓墣產業研究所表示,過去日系面板廠產能在擴產上沒跟上臺灣、韓國的腳步,失去大尺寸面板的市場競爭力,隨著后PC時代讓制造思維逐步退場,長期致力于研發高階技術的日本業者,終于可以一展長才,藉由資源整合提供品牌客戶全方位解決方案服務,坐穩版圖重組后的最佳位置。
2011-09-09
- 破局室內信號難題!移遠通信5G透明吸頂天線實現360°無死角覆蓋
- 自帶模型輕松部署:ADI CodeFusion Studio 2.0簡化邊緣AI開發
- 量產在即!兆易創新GD32F503/505系列MCU正式開放樣品申請
- 三星HBM產能告急!2025年訂單全部售罄,緊急擴建生產線
- 全球首發!臺積電中科1.4納米廠11月5日動工,劍指2028年量產
- 創新強基,智造賦能:超600家企業齊聚!第106屆中國電子展打造行業盛宴
- 東芝攜150年創新積淀八赴進博,以科技賦能可持續未來
- 突破技術瓶頸:GMR傳感器磁路優化指南
- 多場景應用:電池模擬器如何賦能新能源全產業鏈
- 精準仿真:EA電池模擬器助力電動汽車電源升級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